中新经纬8月29日电 题: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证券如何利用杠杆,资本市场受何影响?
作者 周君芝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
孙英杰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
近期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宽松信号,市场随即开启了一轮降息交易,全球资产走向成为焦点。此次降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?
美国降息周期开启确定性高,市场开始博弈降息路径。鲍威尔表示,通胀上行风险已经减弱;就业下行风险也有所增加。为了不以牺牲增长为代价,同时能够兼顾通胀回温,降息是当下最好的选择。自鲍威尔给出降息指引后,市场交易显示未来一年降息幅度达到225个基点。
美联储降息概率图服务业偏强韧,预计降息节奏偏缓。从历史经验看,只有在经济深度衰退或者遭遇极端冲击(如金融风险或疫情)的情况下,美联储才会快速大幅降息。当前,美国经济虽然有所放缓,但基本面并未进入深度衰退,也未发生重大外生冲击。美国二季度GDP增速放缓但仍超预期。其中,制造业走弱,而服务业仍然较强,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,景气度高。同时,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对健康,只是从过热状态到降温。参考历史经验,如果美国经济只是放缓,一般会采取预防式降息,且降息幅度小于历史水平。
降息开启后,美股、美债、黄金表现大概率较好。回溯历史上美国降息历程,在大类资产表现方面,美债在除1995年降息周期外的其余三次降息开启当月均上涨,且上涨具备持续性,未过度透支涨幅;美股除非金融市场本身出现风险,否则涨幅也具备持续性,不过历史上美股对降息的交易存在一定程度的“抢跑”;黄金在除2001年降息周期外的其余4轮降息周期开启当月均有正收益,但降息之后表现各异。
对于中国资产而言,中美货币政策联动性较弱,美国降息并不一定会带来同步影响。2000年以来,中美货币政策曾有多段时间处于分化状态。例如,2001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,美联储大幅降息,而中国面临经济过热风险,保持相对紧缩货币政策;2007-2008年,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续降息,中国则因经济高速增长,先加息后转向宽松政策。2010年往后,中美也因各自不同的经济状况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。
评估中国资产走向需关注中国因素本身。中美处于不同经济周期,面对不同经济议题。美联储宽松政策可能使全球资本流向新兴市场,提升风险偏好,但流动性溢出效应取决于中国的基本面改善预期。中国央行关注全球货币动向,不能因美联储开启降息就推断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即刻跟进。(中新经纬APP)
韩东良进一步指出,他看好保险行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。第一点就是从利率的角度出发,美联储在今年年内降息是一个大概率事件。第二点是从国内的整体经济数据来看,无论是CPI数据,还是经济需求的增长,多方面来看也是有降息降准的预期的。而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与国内的降息预期相叠加,接下来利率趋于走低的情况下,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是个正向刺激,对于保险行业的业绩会形成一到两年的长期支撑。
和讯投研中心研究员李鹏云认为,从最近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,上证3000点已经不再是投资者过往印象中的“关键点位”,今年连续两次跌破,更是证明了3000点起不到支撑作用,实际上跌破只是早晚问题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跌破3000点并不是一件坏事,只有颇为下跌才能产生新的机会,否则,横盘震荡的时间越长,也就意味着年内反弹的概率越低。同时,李鹏云还强调,之前沪指从2635点到3174点的反弹,是需要有一次回调过程的,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3000点一线,投资者也不用过去期望会有太多抵抗,向下击穿本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。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责任编辑:谢婧雯证券如何利用杠杆